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乐书网]
https://www.leshuxs.org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今日,老朱审阅三百多道奏章,刚过了午朝,饭也没来得及认真吃上几口,便抬眸,看着萧敬。
流民这块心病,能否放下只看今日。
“朱英说的沙船,督造出来了吧?”
萧敬早就知道陛下会问:“工部已督造三艘沙船,剩余两艘,半月后交付,方才御马监匠来报,还未有动静,奴婢再派人去打听打听,陛下先用膳吧?”
“出宫!”
老朱换上便服,悄摸摸来到龙江船厂。
十五万两白银花出去,自然想听个响声,可龙江船厂外除了街上过往百姓,再也看不到人影。
“朱英呢?”
萧敬连道:“朱大人还在船厂里。”
老朱没打算过去,他总有老的时候,总有无法护佑大孙的一天,还不到最坏的时候,他想看看大孙如何解决。
龙江船厂干船坞中,三十丈长的沙船,架在木梁中。
朱英相信自己的判断,下南洋潜藏着巨大财富,丝绸、茶叶和瓷器能卖出高于大明六七倍的价钱。
有这样巨大的利益摆在眼前,商人岂会不动心。
于是看向老房:“去打听打听,为何没人来?”
秦逵看着朱英,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底气,不过,眼看就要被问罪,这份镇定让他也稍稍感到佩服。
老房跑出去,很快又回来:“少爷,听说这船是流民造的,他们都不敢要。”
“传出消息,本官在扬子江试航,今日采买者,都便宜一千两白银。”朱英吩咐。
秦逵也没意见。
此刻,他只盼望着快些有人来买走。
半个时辰,仪凤门外扬子江边,聚集越来越多的士绅,还有许多马车在路上,海外藏着巨大财富谁人不知。
他们顾虑的是,沙船受水面大,破浪能力差,还是流民督造的。
这能出海吗?
一个时辰,扬子江两岸聚集大批士绅,不少是朝中官员武勋,只等着看朱英笑话。
“下水!”朱英一声令下。
班头们整齐划一,纷纷砍断眼前的麻绳,一艘凝聚当今最发达造船技术,和古人高度智慧的,庞然大物滑落水中。
秦凯忐忑不安地望着,屏住一口气不敢呼出来,仿佛任何轻微动静都会掀翻眼前这艘船。
只见,一艘三十丈长的船,稳稳停在扬子江中。
既没倾斜,也没渗漏。
士绅们吸了一口冷气,茫然失措,像是有些出乎意料。
流民修的船,居然没沉。
朱英看着扬子江岸惊呼的士绅,不玩点花的你们不动心是吧,豁然而起,歇斯底里大呼。
“此船载重多少!”
工部主事和班头们,相互看了一眼,不明所以道:“十六万斤。”
“那便上人,人不够,就搬石头,总之给本官上足十六万斤!”朱英声如洪钟。
秦逵瞪大眼睛,也反应过来,立即传令:“有腿的,赶紧给本官滚上船去!船不沉,就给本官继续上!”
此刻听到号令的班头和流民,身上某种东西燃烧起来,这是他们彻夜督造的船只,是凝聚他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。
他们坚信,这是世上最坚固的船,是世上最巅峰的造船技术!
昂首阔步走上甲板。
士绅们被眼前的一幕,震惊的深吸一口凉气,我滴娘呀,这船上乌央乌央全是人,太不可思议了。
这流民造的船,居然能用。
靠近船坞的士绅,方才看见朱英和秦逵发号施令,似乎反应过来,挤着身子走上前。
“大人,小人想购置一艘,不知作价几何?”
毕竟用的木料不算上等,且只是中等沙船……朱英说出早已定下的价钱:“一万六千两!”
一万六千两有些小贵。
可按如今,丝绸、瓷器和茶叶的作价,不出一年便能回本。
另一个士绅,却抢先道:“今日,小人便筹集银两,送去户部。”
“小人也想采买一艘。”
眨眼间功夫。
三艘沙船被采买一空,朱英知道这事办成了,京城流民将会安置下来,大明造船技术将从这里重新开始。
老朱像是喝了清醇的酒,嘴角露出笑意:“回宫。”
大孙把此事办成,心里止不住高兴,一来流民得到安置,解了一块心病,二来船厂真能收到银两。
兔崽子,还能真让你办成了。
孩子一点小小的举动,都会令父母无比骄傲,老人也是这样,满朝文武令流民北迁,大孙却能让他们在京城安顿下来。
老朱几乎是一路笑着回宫的。
朱英忙了一月,感觉身上灌铅般,哪都有些累,回到家中就要李清璇伺候。
李清璇捏着他肩膀:“夫君,今日下值得早。”
朱英反手把她搂进怀里,好好疼惜一番,笑了笑:“为夫,可能要升官了,住在这座宅院里,真是委屈了你。”
李清璇不求富贵,只想与朱英相守。
朱英忙于朝政,她便打理家中大小事务,不让朱英操心。
令她欣慰的是,她的丈夫是个治世能臣,这便足够了。
“夫君知道,小女不求富贵。”
“那你求什么,图为夫的身子?”
朱英反手将她束缚在怀里,李清璇脸蛋儿通红,却也半推半就,心想要早些给夫君纳妾了。
户部账目清算很快。
次日早朝,老朱身穿衮服,望着大殿中文武官员,心里有种奔放的感觉,大臣们看到老朱今日的神态,心里顿松一口气。
秦逵眼底掠过一丝笑意,随即,禀报:“陛下,五艘沙船,如期交付,这些流民日夜轮班,其人勤勉,臣恳请,将其编入匠户。”
经历过饥荒,那有不勤快的。
老朱和颜悦色:“四民之中,士最贵,民最劳,鸡叫就起床,驱赶牛田里耕种,苗长大,又需要除草薅,炎天赤日,身体憔悴,可等到秋收,又有多少?”
“有时遇到水旱虫蝗,全家人惶惶不安,无所托望,现在做官的人,不念百姓的艰难,甚至,刻薄残害,没有仁爱之心的很。”
这话,自然是警告朝中不干事的官员,同时,也赞誉朱英。
此话一出,令满朝官员汗毛竖立。
“臣惶恐!”
“臣惶恐!”
“臣惶恐!”
一声声,洪亮的告罪之声,响彻奉天殿金顶。
朱英也跟着喊了几句。
他娘的,这些官员,每天实事不干,光会喊口号。
老朱说完,旋即眼神瞥在朱英身上,道:“朱英!”
这是要给我封官了。
朱英道:“臣在!”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